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公司运营 > 正文

精益思想 5s管理(精益管理5s指的是什么)

2024-04-02 16832 0 评论 公司运营


  

本文目录

  

  1. 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有哪几大步骤
  2. 如何推行精益生产
  3. 印刷厂怎样实施5S管理

1、第一步,全面提升现场管理水平

  

通过实施5S管理改变作业现场面貌创造有序的工作环境,减少各种寻找的时间,提高效率,达到全体员工遵守规定的习惯和不断寻求改善的职业素养。

  

同步各工序间的生产,尽量使工序间在制品数量维持最少水平。即前工序的加工一结束,产品应该立即转到下一工序。通过在设备、人员、生产线进行相应如下布置,将有助于同步生产的达成。

  

②按工艺顺序布置设备,尽可能达成装备流水线化;

  

④按人体工学原理布置作业区域;

  

⑥尽可能使用小型设备便于再布置;按“U”形布置生产线;实施标准化作业。

  

减少原材料、在制品与成品等各种存货。在精益思想里生产一件产品要花多少时间,不是由机器或人员作业速度决定的,而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的。所以在精益生产方式中只有“多长时间生产出一件产品才好”,这就节拍生产。假如一天市场需求量是100个,工作时间是300分钟,那么就应该使生产线每隔3分钟生产一个产品,使每一个环节都按均衡化生产的需求来安排各自的节拍,而不是连续做得越快越好。

  

4、第四步,实施准时化采购与准时化物流

  

精益思想必须向企业制造链的上下游进行延伸,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体系进行精益化布局,从而使企业的每一环节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在精益思想里,为了消除采购过程的浪费,主张减少合格供应商的数量,并建立与供应商长期的、互利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建立互信与信息共享,实现快速沟通,解决品质问题,保证准时供货。在物流过程中,主张采用先进的交通工具、通讯手段和信息技术,同时在企业的组织结构上,尽可能减少纵向层级,打破部门壁垒,依靠技术手段提高效率,满足客户需求。

  

为了实施“拉动式”生产,实现同步化生产,通常采用“看板”管理工具。为了有效实施看板管理,有时需要对设备进行重新排列布置,做到各工序所有需要的零部件都只从前工序获取,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物流要有明确的、固定的移动路线。将物流与信息流区分为工序之间和工序内的物流与信息流,分别由“传送看板”和“生产看板”进行控制。所以精益生产方式中所指的看板是衔接上下工序工作的指令和信息纽带,这是与普通看板的区别所在。进行看板管理需要遵守以下5个使用规则:

  

①没有看板不能生产,物资不能流转;

  

②看板只能来自后道工序,前工序只能生产后工序取走的部分;

  

③前工序按收到看板的顺序进行生产;

  

6、第六步,实施柔性化生产组织管理

  

柔性化生产组织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产量的柔性;第二,时间的柔性。要实现生产的柔性化,通常需要建立整个企业系统能力的柔性,一般在制造企业中,主要实施内容为:

  

设计产品时就要考虑由若干个模块组成一个产品的可能。这将有利于各个单元可以独立拆装,独立升级改进,降低生产与维修的难度。

  

②生产制造部门的装备线与人员的柔性

  

柔性生产要求实行细胞式生产方式及固定变动并存的生产方式,推车式柔性生产线等,以不同的生产方式组合以确保既能满足生产效率最佳化又能满足柔性变动能力的要求。

  

通过业务流程的精益化和有效的授权管理,缩短任何业务在任何部门的办理、决策等过程所用时间。

  

在推行精益生产的企业,除了常设部门外,经常还要设置跨部门的临时组织,成立更具灵活性、更能适应市场需求项目推进小组,统一协调推进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1、精益生产利用传统的工业工程技术来消除浪费,着眼于整个生产流程,而不只是个别或几个工序。

  

2、(1)消除质量检测环节和返工现象。如果产品质量从产品的设计方案开始,一直到整个产品从流水线上制造出来,其中每一个环节的质量都能做到百分百的保证,那么质量检测和返工的现象自然而然就成了多余之举。因此,必须把“出错保护”(Poka-Yoke)的思想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也就是说,从产品的设计开始,质量问题就已经考虑进去,保证每一种产品只能严格地按照正确的方式加工和安装,从而避免生产流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

  

3、(2)消除零件不必要的移动。生产布局不合理是造成零件往返搬动的根源。在按工艺专业化形式组织的车间里,零件往往需要在几个车间中搬来搬去,使得生产线路长,生产周期长,并且占用很多在制品库存,导致生产成本很高。通过改变这种不合理的布局,把生产产品所要求的设备按照加工顺序安排,并且做到尽可能的紧凑,这样有利于缩短运输路线,消除零件不必要的搬动,节约生产时间。

  

4、(3)消灭库存。把库存当作解生产和销售之急的做法犹如饮鸩止渴。因为库存会掩盖许多生产中的问题,还会滋长工人的惰性,更糟糕的是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在精益企业里,库存被认为是最大的浪费,必须消灭。减少库存的有力措施是变“批量生产、排队供应”为单件生产流程(l-piece-flow)。在单件生产流程中,基本上只有一个生产件在各道工序之间流动,整个生产过程随单件生产流程的进行而永远保持流动。理想的情况是,在相邻工序之间没有在制品库存。实现单件生产流程和保持生产过程的流动性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同步一在不间断的连续生产流程里,必须平衡生产单元内每一道工序,要求完成每一项操作花费大致相同的时间。

  

5、平衡一合理安排工作计划和工作人员,避免一道工序的工作荷载一会儿过高,一会儿又过低。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还必须保留一定数量的在制品库存,而这个数量就取决于相邻两道工序的交接时间。

  

6、实施单件生产流程、同步和平衡这些措施,其目标是要使每项操作或一组操作与生产线的单件产品生产时间(Tact time)相匹配。单件产品生产时间是满足用户需求所需的生产时间,也可以认为市场的节拍或韵律。在严格的按照Tact time组织生产的情况下,产成品的库存会降低到最低限度(在下面的。个例子中,将会深入研究Tact time)。

  

7、仅仅对生产流程予以持续的改善,还不足以实现精益化生产,还要进一步改善生产流程中的个别活动,以更好的配合改进过的生产流程。在没有或很少库存的情况下,生产过程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要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必须通过减少生产准备时间,机器检修、待料的停工时间和减少废品的产生。

  

8、(l)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减少生产准备时间一般的做法是,认真细致地做好开机前的一切准备活动,消除生产过程可能发生的各种隐患。

  

9、·列举生产准备程序的每一项要素或步骤;

  

10、·辨别哪些因素是内在的(需要停机才能处理);哪些是创、在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就能处理)

  

11、·尽可能变内在因素为外在因素;

  

12、·利用工业工程方法来改进技术,精简所有影响生产准备的内在的、外在的因素,使效率提高。

  

13、(2)消除停机时间。全面生产维修(Total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是消除停机时间最有力的措施,包括例行维修、预观个性维修、预防性维修和立即维修四种基本维修方式。

  

14、例行维修--一操作工和维修工每天所作的维修活动,需要定期对机器进行保养。

  

15、预测性维修--利用测量手四分析技术预测潜在的故障,保证生产设备不会因机器故障而造成时间上的损失。其意义在于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16、预防性维修--一为每一台机器编制档案,记录所有的维修计划和维修纪录。对机器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做好彻底、严格的保养,适时更换零部件,保证机器不发生意外故障。

  

17、立即维修--一当有故障发生时,维修人员要召Z即来,随叫随到,及时处理。

  

18、由于在连续生产流程中,两道工序之间少有库存,若机器一旦发生故障,整个生产线就会瘫痪,因此消除停机时间对维持连续生产意义重大。TPM的目标是零缺陷、无停机时间。要达到此目标,必须致力于消除产生故障的根源,而不是仅仅处理好日常表现的症状。

  

19、(3)减少废品产生。严密注视产生废品的各种现象(比如设备、工作人员、物料和操作方法等),找出根源,然后彻底解决。此外,那些消除返工的措施也同样有利于减少废品的产生。

  

20、提高劳动利用率,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直接劳动利用率,二是提高间接劳动利用率。

  

21、提高直接劳动利用率的关键在干一人负责多台机器,这就要求对操作工进行交叉培训,交叉培训的目的是使生产线上的操作工可以适应生产线上的任何工种。交叉培训赋予了工人极大的灵活性,便于协调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异常问题。实现一人多机的前提是建立工作标准化制度。工作标准化是通过对大量工作方法和动作进行研究,以决定最有效和可重复的方法。工作时员工必须严格的按照标准化进行,其意义不仅在于直接劳动的利用率的提高,而且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因为出错保护和防止废品产生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采用,确保了每一项操作只能按照惟一正确的方法进行。

  

22、在生产设备上安装自动检测的装置同样可以提高直接劳动利用率。生产过程自始至终处在自动检测装置严密监视下,一旦检测到生产过程中有任何异常情况发生,便发出警报或自动停机。这些自动检测的装置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质量检测工人的活动,排除了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返工现象也大大减少,劳动利用率自然提高。

  

23、间接劳动利用率随生产流程的改进和库存、检验、返工等现象的消除而提高,那些有利于提高直接劳动利用率的措施同样也能提高间接劳动率。库存、检验、返工等环节所消耗的人力和物力并不能增加产品的价值,因而这些劳动通常被认为是间接劳动,若消除了产品价值链中不能增值的间接活动,那么由这些间接活动引发的间接成本便会显著降低,劳动利用率也相应得以提高。总而言之,精益生产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它致力于改进生产流程和流程中的每一道工序,尽最大可能消除价值链中一切不能增加价值的活动,提高劳动利用率,消灭浪费,按照顾客订单生产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降低库存。精益是一种全新的企业文化,而不是最新的管理时尚。由传统企业向精益企业的转变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并且有时候还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让那些热衷于传统生产方式而对精益生产持怀疑态度的人,能举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来反驳。但是,那些坚定不移走精益之路的企业,大多数在6个月内,有的甚至还不到3个月,就可以收回全部改造成本,并且享受精益生产带来的好处。

  

企业的最高领导人是否确定要推行5S活动,是决定5S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企业的领导者对5S的认识并不充分,仅仅凭一时兴起而推行5S,那么5S活动很可能会陷入自生自灭的境地,很难长久地推行下去。因此,推行5S活动首先需要企业的领导者下定决心,充分做好长期推进的思想准备。

  

强调全员参与,5S活动需要全员参与,热情参与的员工越多,对活动的推行越有利。员工对活动热情的长期维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高管理者的意志力,这就要求最高管理者在决定发起5S活动时必须消除犹豫。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动员会、内部刊物文章发表、鼓励提出改善方案等措施使5S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吸引更多的员工积极参与。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企业意识到实施5S的显著效能,并且开始在生产现场推行5S活动。但是,由于企业内部员工对5S认识不足或存在误解,在5S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现实的障碍。这些障碍主要包括:领导重视不够,5S活动常常自生自灭;员工参与程度不高,认为活动与己无关,甚至认为是额外负担。

  

企业进行不断改善是为了实现精益工厂的目标,追求“八零”极限目标。但是企业领导和普通员工的意识障碍严重影响了5S的成功推行,因此,企业必须在内部广泛进行意识改革,从而更好地推行5S。

  

为了配合5S活动的推进,企业还应该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培训。企业可以鼓励员工提出5S的标语与口号,经典的5S标语如:“人人做整理,场地有条理;整顿做得好,效率节节高;时时做清扫,品质才会高;保持素养心,天天好心情。”另外,企业还可以借助内部刊物和板报来进行5S推行技巧和推行要点的宣传,动员所有的员工参与到5S活动的建设中去,并可以经常刊登一些员工参与5S活动的文章,从而保证5S气氛的长久持续。

  

对员工进行专门的培训,是5S活动推行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员工在认识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在工厂内部推行5S的时候必须给所有的员工换脑,消除落后的意识障碍,保证5S的顺利推动。

  

5S活动的实施需要有足够数量的员工进行推动,因此,企业在准备推行5S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从各级主管和优秀员工中挑选出骨干员工,由这部分员工组织和推行5S的具体实施。通过对骨干员工的培训,使得他们对5S的基本知识和推行认识有较好的理解和认识。

  

除了需要培养一批骨干人员外,企业还不应忽略对普通员工的培训,即内训。通常的做法是:由已接受培训的骨干人员将所学到的知识传授给普通员工,使普通员工了解5S的基本知识、活动意义以及活动的目标。在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互动,鼓励员工进行充分的讨论和发言,这样才能加深员工对5S重要性的认识,从而让员工有更高的热情参与活动的推行。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或者内部员工对5S认识比较薄弱的企业,我们可以通过5S示范区的方法来逐步推行5S。企业选取硬件差、问题多且有代表性的部门试验推行5S,以此作为实施5S活动的样板区域。这样,就可以让其他部门的员工参观5S示范区,从而将5S活动推广到企业的各个部门。

  

对于规模较大、组织复杂的企业,5S示范区的作用是非常明显和有效的。示范区的建立可以统一员工对5S活动的认识,更好地发挥领导的作用;可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另外,5S示范区还可以改变员工迟疑和观望的态度,增强他们的信心,从而激发员工参与5S活动的热情。

  

建立5S示范区的主要步骤包括:指定示范区、制定活动总计划、示范区人员培训与动员、记录并分类整理示范区问题点、决定5S活动的具体计划、集中对策、进行5S活动成果的总结与展示。

  

正如许多精益冠军认识的一样,当变革涉及到员工本身时人的本性是反对改变的。只有当他们介入其中并且改变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时,员工才会接受改变。5S也是一样。想象一下,有人在你的工作区域为你作5S,扔掉你储存在那里以备急用的物品,将你的工具安放在新的区域。这些都是不受欢迎的改变。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你有时间**一下不需要的东西,将你需要的物品适当安放,修理一下机器使它不漏油等等。你有可能对你的工作环境更满意些。

精益思想 5s管理(精益管理5s指的是什么)

  

第五、5S活动要和团队绩效目标紧密相连

  

让每个人都看到,好的5S如何降低设置时间,增加每人工小时的产出,那样好的5S才能保持。缺少绩效目标或缺少对目标的关注不是一个单独的管理问题,需要在精益5S之前解决。

  

使用5S检查清单审查每个区域,每月至少一次,张贴成绩并提供改进建议。需要有主管专门关注并奖励表现优异者。认真对待5S,可以显示出你的态度。我们中的一些人的办公桌或工作台自然而然的是凌乱的。这种通常的倾向导致杂乱,这是因为人对一点点的凌乱并不关注,特别是生产力水平不错,并且我们要表现得看上去很忙。

  

丰田汽车还未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但它通过关注细节作为机会例如5S已成为最盈利的汽车生产商,2007年底,丰田公司的业绩,很可能就可以证明,它是世界上第一大汽车生产商。

  

宣传、培训、示范区,这都是基础,但比赛团队就是按照这些基本原则并通过无缺陷的简单的重复执行而取得胜利。对企业管理,5S管理就像你跑步时确保鞋带系紧一样重要。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学别人的工具,却没留意别人实施这个工具的一个平台。那就是本身应该有一种文化。文化各有差异,但有些共同点肯定要有的:比如鼓励创新,尊重员工,等等。所以,要成功实施5S,在还未实施之前,应该先检讨自己的企业文化,有哪些优点可以适合实施,哪些缺点阻碍实施,有无致命的缺点?总体来说,应该做到:

  

1、充分尊重员工。可以做个满意度调查,包括薪水,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餐,上下级关系,员工间关系等。尽量做到让员工满意,虽然不能每样都十分满意,但最好不要有非常不满意的情况。

  

2、增加企业文化活力气氛。当员工没有不满意后,并不是说他就满意了。很多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改善公司文化的一些活动来改善员工间关系,上下级关系,增加团队精神。比如集体过生日,节日聚餐,周末体育竞赛或体育活动。

  

3、尽量做到不要裁人。可能改善会使员工需求数量减少。在你改善之前,要根据公司战略和发展情况做一评估,要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发展和人员需求。一旦改善开始,尽量不要裁人,否则你将受到无比巨大的阻力。你可以把多余人员用来帮助改善,要知道,很多公司在实施的时候就这个基本条件保证了成功。我们学日本公司,但没学这些,是不行的。当然也不是说全部留下,你可以在正式实施之前用一种温和的方式遣散一部分,然后你需要安顿军心,做些文化改善。然后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一定不要把上下级关系搞的真象“上下级”,最好是朋友关系。(这一点在我以前实施的时候很关键),如果成为朋友关系,你说的话,他们可以完全相信,他们相信节省的人员不会被你裁掉,相信改善是好的。于是会跟着你一起改善。

  

4、充分的教育要结合员工个人发展。在中国,很多人没注意到一点:“我是打工仔,不高兴就走人。我怕谁”,这个现象在很多公司都有。所以,你和他们讲什么5S,没用;讲培训,没用!本人以前最成功的经验就是要站在他们角度进行沟通,你必须让他们明白:“知识的学习,不仅仅是给公司带来利益,也是给我个人充电,为以后自己能更好发展铺路。”这句话简单,很多人并不理解,因为在我看来,没有行动就是不理解。本人的经验,为了达到这个状态:最起码你需要半年的时间建立。

  

5、充分的培训要到位。很多人说他们的培训充分了,我举一个现象:某公司,生产一线员工,每个月可以用QC七大手法的柏拉图来描述自己一个星期的作业错误,并提出改善建议,所有这些都是在员工的工作笔记本上做好了,交给组长或主管看。一个公司的生产一线员工,达到这样的程度,你可以想象让他们成立QC是件多么容易做到的事。所以,我们当时能拿到许多QC国优、省优项目。(当然,他愿意做这些工作,还有我上面说的企业文化保证)。

  

6、最重要的一点:要做到你对5S的理解达到足够的深度,并且不断完善。很多人说:边做边学。要知道,那样往往会出现事情没做好,自己也没学好。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后来没做好,他都不说是自己没学好,而是怪员工和环境。在5S面前:把“要”和“不要”分开,这里什么是要的,什么是不要的,本身就要求你有很好的精益思想才能真正教育员工,你才能做好。这里涉及到JIT的思想,价值流的战略。当然,丰田并没有天天强调这些,但他们的“要”和“不要”的东西,就是和你的不一样。这就是结果。


复制成功